后勤管理处(旧站)
党建之窗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之窗 > 理论学习 > 正文 理论学习

以创先争优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

  • 发布时间:2011-12-08
  • |
  • 作者:后勤管理处
  • |
  • 阅读次数:

              以创先争优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

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要通过创先争优营造浓厚文化创造的氛围。文化创造必须要有氛围,精品力作必须要有创先争优、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才能够创作得出来。笔者认为,应当把进行文化创造,掀起文化发展繁荣新高潮,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当然,这里面也存在一个善抓机遇的问题。

到火热的生活和实践中去进行文化创造

要继续加大力度,鼓励各级机关干部,包括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同志们,到基层一线去服务人民群众,到火热的生活和实践中去体验,去感受,去进行文化创造。这是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的一件事情。比如,创先争优活动中出现的民情日记,就是一种文化。它是各级干部用心去体会人民,用通俗直白的语言反映老百姓的实际情况;它既是真实的,又是积极的,既反映情况,又解决问题。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这方面带了一个好头。一些新闻宣传工作者,也在这方面带了一个好头。因此,我们应大力提倡和推广写民情日记,大力提倡和推广许多来自基层的、为我们所特有的、体现时代要求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为人民群众所欢迎的新的文化形式和表达方式,使之扩大范围和影响,使之发扬光大。

要结合对创先争优活动的总结、建立长效机制、进行理论研讨,迅速形成文化创作创造的风气。不进行创作创造,不下功夫进行总结、收集、整理、概括、提炼、分析,创先争优就不可能取得丰厚的理论成果、机制体制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最终活动的成效就会大打折扣。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意味着活动“草草收尾”,就有可能使活动成为“过眼云烟”。这是需要我们防止的。因为这不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负责任的态度,不是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我们一再强调和重申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创先争优活动是全方位的,它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条战线。推动一个经济项目是创先争优,保一方平安是创先争优;为群众办一件好事实事是创先争优,建立一个基层党组织是创先争优;而创作一本好书、发表一篇好文章、制作一部好电影或电视片、举办一台好演出等等,也是创先争优。因此,对创先争优活动的总结,既包括经济、政治、社会领域,也包括文化领域。各个领域“创争”所形成的总结成果的表现形式,不是别的,就是先进的文化。

如此看来,对创先争优活动进行总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文化创造的过程。在总结归纳与理论概括、提升上下的功夫越大,成果越多,就表明我们在文化创造上越有力度,“创争”的成效就越明显。

推进创先争优要与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相结合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一手抓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一手抓活动的总结。要未雨绸缪、早动手,争取更主动、更自觉。同时,我们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也需要立即付诸行动,这就是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与推动创先争优的结合点。

那么,总结什么呢?创作创造什么呢?大致来说,有下列六个方面:一是要把创争活动中许许多多的“金点子”和“案例”收集整理出来。二是要把活动中广大党员的承诺收集整理出来。三是要把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精彩语言收集整理出来。四是要把活动中成功做法和经验概括提炼出来。五是要把活动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实实在在成效充分总结、表达出来。六是要把活动中涌现的各个方面、不同层面的先进典型和事迹无一遗漏地总结、挖掘出来。

上述六个方面的内容,就是活生生的素材、活生生的实践,可以基本反映“创争”活动推动科学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和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基层组织等方面,党组织、党员带领群众追求先进和优秀的状态和水平。要通过调查报告、文件法规、理论文章、新闻报道、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歌曲音乐、摄影绘画美术、电影电视、相声曲艺、话剧歌剧、系列丛书、学术著作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把上述内容总结好、创作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从现在开始,到党的十八大这段时间,要迅速形成创作创造的高潮,以十七大以来党的建设和科学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以我们党追求先进和优秀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以文化创作创造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这些成果的充分展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为此,从事创先争优活动的同志们,要与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同志们,联起手来,通力合作,共同使劲。全党全社会都要共同使劲,共同努力。笔者建议,当前,各级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抓紧收集整理素材,抓紧进行总结加工,抓紧进行创作创造。不仅自己带头,也要指导广大基层党组织、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这么做。同时,积极向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提供素材、线索、成品半成品,由他们进行再加工,再创作。不仅只是形成理论文章,而且要形成包括文学、艺术、电影电视等各种体裁和形式的、全方位的文化成果。尤其要产生出一大批有分量、有深度的思想理论成果,产生出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从而,使创先争优活动产生广泛的、强大的、持久的、深远的影响力。

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运用主流媒体、公共文化场所等资源,在资金、频道、版面、场地等方面,为展示展演展映展播展览创先争优活动中产生的这些优秀成果和先进典型提供条件。不仅创作者要以创先争优的精神,相互比一比,看谁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而且宣传者也要以创先争优的精神,相互比一比,看谁宣传的力度大、宣传的效果好。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要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这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说话,让党员和群众评议,让他们讲述自己和周围的人在“创争”中的所作所为,让他们表达对党的建设和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思想感情。要通过党小组会、支部生活会、党员大会、群众大会,创先争优沙龙和演讲会、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党员和群众演讲团、报告团等多种形式,为广大党员和群众讲话搭建平台。这对于以热烈向上的氛围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是十分有益、十分重要的。换句话说,要注意“语言文化”。语言,是哲学要讨论和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它在整个人类的认识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言是一种媒介,人的思想、生活和感受都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每个人适应周围的世界,以及在世界上为自己定位,都要通过语言来完成。人只有通过语言才成为人,人的世界始终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可以说,没有语言,就没有理性,没有世界。我们可以进一步说,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每一种语言都代表着一种世界观。因此,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语言文化”,特别是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语言文化”。

文化创造应当及时反映现实生活

尽管不少文化精品力作确实是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创作之后才能最终形成,这可以说是文化创造上的一种规律,我们无疑应当加以注意和遵循。但是,不能绝对化,更不能以此作为借口,不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不争分夺秒地进行文化创造,不努力多出成果,而采取漫不经心、不急不慢的态度,拒绝投入火热的创作中。如果用这样的精神状态对待创先争优和文化创造,就会贻误大好时机,许多事情就会时过境迁了。什么叫文化创造应当及时反映现实生活呢?我们应当明白,判断文化作品是否精品力作的标准,主要看受到党和人民所欢迎的程度,看是否满足党和人民事业的需要。这种需要,既有现实的需要,也有长远历史的需要。但首先是现实的需要,然后才是历史的需要,历史是由一段一段的现实串联而成的。我们不能绝对化地认为短时期内产生不了精品力作,不能绝对化地认为只有鸿篇巨著才是精品力作,而短小精悍、脍炙人口的东西就不是精品力作;不能绝对化地认为人的创作热情和创造才能在人的一生中都是均匀分布的,否认人的创造活力有可能恰好就在某一时期(甚至是较短的时间内)充分迸发出来。

总之,说一千,道一万,文化创造不能空喊口号、坐而论道,必须抢抓机遇,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饱满的创作激情、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立即投入文化创作。可以说,从十七届六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这是我国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征程很重要、很关键的开头阶段。开头一定要开好,起步一定要起好,要有大幕拉开时的热烈序幕。

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这个重大机遇,紧紧抓住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这个重大机遇,紧紧抓住对全党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进行总结这个有利契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全力进行文化创作创造。发力就要在这个时候发,使劲就要在这个时候使。对我们来说,这既是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时代的召唤。今天,中华民族走进了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涌现大批极具影响力的杰出代表人物和作品、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因为,我们党带领人民攻坚克难,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伟大创造性实践,已经并且将继续引发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就是文化创造的重大机遇。反映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反映全党全社会追求先进和优秀的作品,不仅是当前的需要,也是未来的需要。这些作品,无疑是为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所欢迎的。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创先争优,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各种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升华,是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强大动力、有效途径,是人类克服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突出矛盾、各种局限、防止停滞不前和甚至社会的倒退的锐利武器。

围绕这样的主题进行文化创造,怎么会不走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呢?照此去做,将会开启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对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疑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移动图书馆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