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学校《皇冠welcome官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本专科教学工作安排》的通知,基础医学院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方式变革,采取“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模式,依托学校在线学习平台,利用各类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按时启动教学,组织教师积极开展线上教学,组织学生灵活自主学习,做到“标准不降低、学习不中断”,认真落实学系主任抓教学,课程建设靠学系,对当前紧急应对、开学准备、开学后教学等各项工作进行实施,以保障新学期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各学系认真组织落实,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一、线上教学初体验,找准问题是关键
如何在与学生不见面的情况下把教学搞好?对于学院教师来说是一个难题,原因是以前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如何做?用什么平台?如何评估教学效果?知之甚少!另外在线直播教学对老师的操控性和学生的自律性要求很高,对设备、网速,流量等都有一定要求,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二、 针对问题抓落实,共克时艰强担当
1.开展集体备课,梳理章节知识点:为了真正做到“停课不停学”,各学系教师积极开展线上集体备课,对春季学期各专业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各学系要求教师以梳理的知识点为大纲,收集线上教学资料,同时制作微课录制的PPT、讲稿,并且设置课后测试题。
2. 提前谋划,强化线上资源建设:在线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学时间和空间是固定而受限制的,而在线教学可以打破传统课堂教学这种限制。但在线教学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线上资源的建设水平。只有依托丰富而完善的教学资源,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在线教学模式,才能有效保证在线教学的质量。例如,2019年初,医学遗传与细胞生物学学系就开始着手建设线上资源,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做准备,掌握了本次疫情期间教学的主动权。目前,医学遗传与细胞生物学学系已经与智慧树合作录制完成《医学细胞生物学》大学慕课一套,包括75个视频共计600多分钟的视频,涵盖几乎细胞生物学的全部章节和内容。
3.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积极利用学校在线平台,完善教学设计,提前布置课前自学预习,自学习教材相关内容,观看学校“在线学习”平台的教学课件和微课,或指定的其他MOOC。预习后学生在学校在线学习平台上预先提出需要答疑的问题,授课老师预先汇总问题,做到上课有的放矢。例如,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系和生理学系针对学生预习提出了各自要求。
4.在线教学控疫情惠学生:在线学习可以使学生自由地安排学习,学困生可反复观看重难点部分资料。利用诸如钉钉、腾讯课堂直播授课或讨论,课中结合利用学校“在线学习”平台在线点名、小测验、布置作业。课后统一采用在线课堂在线测验,督促学习课后复习,在在线学习平台上批改学生提交的做业。
5.趋同之中见差异:由于学科差异,所有课程不可能按照统一模式进行复制,这就要求没门课程按照各自特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线上教学。例如人体解剖学是形态学学科,更注重大体标本的认知,为了丰富解剖标本在线观看学习资源,人体解剖学系在原有医维度3D解剖标本资源的基础上,又申请了梦之路3D解剖标本资源,方便教师在线教学及学生在线查看。病理学系利用网络精品资源,发挥大学生自学优势,采用“在线辅导+问题+案例+问卷星”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特殊时期的线上教学。
另外,学院大部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由于延期开学,许多实验无法进行。各学系充分利用在线资源,建设和使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让学生把实验室带回家,包括基本操作训练、大型仪器使用以及综合研究性实验等一系列实验均可在平台中实现。如无相关课程资源,则在开学后利用周末或晚上等课余时间进行补课。
6.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积极使用教学技术手段,让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都动起来,让课堂变成老师与学生间教学互动的场所,教师成为真正的引路人。通过合理有序的云端互动,有效接收学生反馈,制定可量化的评定指标,采取激发兴趣的过程性评价方式。
7. 积极开展教学评价,掌握学生动态:在线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评价教学效果,也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考验。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学校在线学习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对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和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另一方面要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通知学习相关事宜,做好答疑和论坛的交流讨论,确保线上学习过程做到“一个学生都不能少”。例如,生物化学系教师以一对一的形式进入各个班级学生的学习微信群,指导学生下载在线平台APP,针对学生人数较多的特点,每门课程都配备1名主讲教师,1-2名责任教师(辅助在线答疑及突发情况的处理)。
疫情当前,基础医学院在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院上下,群策群力,全力加快线上课程资源建设步伐,创新和优化教学方式,全面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不平凡的2020伊始,压力与动力同在,基础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