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热点导读 > 正文

热点导读

怀抱温暖 过一个“中国式”感恩节

新闻网 发表于: 2011-11-24 点击:

核心提示:感恩节,从表面上看,跟中国人没有多大关系,我们也大可不必追随他们的脚步去吃烤鸡。可感恩这件事,是我们时常要放之于心,付之于行的。每个人,在生活中走的每一步都有可能在接受着其他人的恩惠,中华民族自古就有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所以我们更能理解爱与感恩的分量。有时感恩只是简单的两个字,但这两个字却有着非凡的意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感恩节,在一个特定的时刻提醒自己,怀着感恩的心,体验幸福的生活。在这个怀揣“感恩”情结的日子里,让中西分立抑或合璧的你我,共同解读专属于中国的感恩力道。

 

洋节泛滥下,解读中国式感恩的力道

 

年年岁岁节相似。不觉间,每年一度的欧美感恩节(ThanksgivingDay)又悄然而至。只要看透了在如火如荼、大行其道的“洋节热”背后蕴涵折射的是一种追腥逐利、招摇炫耀的浮躁心态,你我就不会为几多轻狂无知、迷失自我的“潮流粉丝”们对西洋节日表现出的追随崇拜、魂牵梦萦的痴心绝对大惊小怪。

  冷不防,东方神州爆出一句“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中国式话语。平易朴实的文字间,一股年代久远却清新流畅的气息勃发奔涌而出,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流星划过这个沉寂许久国度的黑漆漆夜空。诠释得早真不如解读得巧。在这个怀揣“感恩”情结的日子里,让中西分立抑或合璧的你我,共同解读专属于中国的感恩力道。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不再青。让我们每天都告诉自己,你我是中国人,华夏是我们的根。你我的感恩力道就是一种指点江山、心系故园的赤子胸襟。我们的记忆复活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古楼上,激荡于“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惨烈疆场上,飞翔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不朽文章里,沉醉于“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的不死残梦中。中国心,即爱中国之心。朋友,可爱的中国是我们的家,精忠报国不分前朝后世是一家。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让我们每天都提醒自己,炎黄是你我的祖先,我们是一群承传民本思想的炎黄子孙。你我的感恩力道是一种悲天悯人、牵记苍生的爱民情怀。我们的思绪,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汨罗河畔溢出,飞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茅屋草堂,穿越“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恢弘诗篇,停留在“以顺民心厚民生安而不扰民为本”的经典巨作里。朋友,作为中国人民的儿子,请紧握历史接力棒,让万事民为先的理念凝聚沉淀在龙的传人心灵里。

  源远方流长,根深才叶茂。绿叶对树根感恩回报的审美图腾,曾经象征展现了这个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你我的感恩力道是一种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人生智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亲付出了那么多,把你我抚养成人,我们要善待老人,常回家看看。“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父老乡亲们用泥土芳香将你我营养滋补,流浪异乡的游子走遍天涯海角,却总有一种叶落归根的声音在耳边萦绕:乡关在何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您辛苦了!无论是叱咤风云的伟人,抑或默默不语的凡人,其成长都离不开老师老牛舐犊般的培养呵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感恩这个博大精深、和而不同的社会。理解万岁,大爱无疆。作为一个崇尚“一饭之恩死也知”的和合之邦的国民,要学会用慈善消融坚冰,用爱心温暖人心。

岁岁年年人不同。生命是存在和思想的结合,力道应是文化传统和精神情操的统一。在西方人的感恩节这一天,我们正解读中国式感恩的力道,发掘让你我有力前行的财富荣耀。倘若国民都感恩,中国天天感恩节。

 

感恩教育 塑造学生向善人格

 

当今社会,许多父母对独生子女溺爱有加,使不少孩子不懂得劳动艰辛、不能体谅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苦。

  国务院曾下发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水平。很多学校都设有“感恩日”,引导学生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以彰显感恩主题。

  早在6年前,东华小学就把感恩教育作为系统教育主题,以每年一主题、每年级一计划、每周一活动的形式,采用演讲、主题班会、黑板报、校园广播、电视讲座、校报宣传、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来展开感恩教育。

  持续6年的感恩教育

  “中秋节的晚上爸妈早就准备了礼物给外婆,有传统的月饼和水果,我送什么给外婆呢?有了,我刚学会了做贺卡,那我就做一张精美的贺卡给外婆,不是更有意义么。于是,我拿了卡纸,外婆属羊,我就在卡纸上画了一只羊……”

  中秋节过去不久,东华小学三年级22班的万芷均用笔记录下了中秋夜所做的事。像他一样,东华小学的所有学生都能在中秋节去主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因为中秋节刚好是周六,而这一天,正是每周一次的“东华学子感恩日”。

  东华小学德育处主任李晓俊介绍,从2002年创办学校开始,该校就注重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尤其是在引导孩子尊重父母、珍惜劳动、感恩他人、奉献社会等方面的感恩活动,以引导学生戒除娇气。

  2005年,学校改变了以往零散开展感恩活动的模式,提出了把感恩贯穿到教育教学每一个环节中,形成了系统的感恩教育。

  也就是说,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感恩教育”为核心,以不同的主题带动学生开展道德教育,从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爱别人,理解父母、老师和他人,甚至激发学生对家乡、祖国的热爱之情,营造出“向善向上”的一种校园文化。

  感恩应成为一种习惯

  大多数的学校都提倡了感恩教育,确定了一学年中的某一天作为感恩日,要求学生帮助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然而,东华小学的感恩教育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东华小学副校长黄楚强介绍,学校每学年会确定一个主题,以感恩教育为主线,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年级开展感恩教育并贯穿整个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例如,2008年的《寻根问祖,感恩父母》主题活动,就是以寻根为主线开展感恩教育,其中一二年级的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听父母讲述“怀胎十月”的历程和祖辈的故事,三至六年级则查找资料,了解自己姓氏的来龙去脉,祖先的居住地及变迁等,探索族谱上杰出的人物,从而激发孩子们对亲情的珍惜、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对历史的尊重。

  2009年的活动主题定为“感恩他人”,要求学生尊敬长辈,感恩他人;2010年的活动主题定为“传承孝道文化”,通过诵读、践行《孝经》等形式,使学生感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年的活动主题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定为“回眸党史,感恩祖国”。

  该校把每个周六设定为“东华学子感恩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布置不同的感恩作业。回校后,学校会开展主题班会、讲故事、家长会、黑板报和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从不同侧面反馈收获的心得体会。

  家长也参与评价

  东华小学持之以恒开展感恩教育,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教育上,收到明显的成绩。

  德育处主任李晓俊说,感恩教育的主题活动在学校、学生和家长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每周的星期五,班主任会布置本周的“学子感恩日”活动,学生会在记录本上写下主题,开展活动当中学生还会在记录本上做出自我评述,家长也会做出相应的评价。

  今年中秋节,五年级1班的庄嘉坤就在作业登记本“感恩日主题栏目”填写了:“和家人过中秋节、感恩父母”,并在自评中写到:“帮父母捶捶背,有一点辛苦,但非常开心”,而其父亲紧跟评价:“平时多学习孝敬父母和对社会有用的知识……”。

  正是这座无形的桥,使学校、学生和家长之间更好地进行了亲情沟通,不少家长真切地感受到了儿女道德品质的提升,也有的家长在学生的带动下行善、感恩社会。

  一年级17班朱劲宇的家长彭碧馨就记录说,儿子参加学校的秋游,总担心年龄小且调皮的儿子可能给班集体带来麻烦,可后来发现担忧多余了,孩子不仅照顾到同学的感受,还主动跟父母分享秋游的经历和快乐;二年级5班的蔡继泓父母还带着孩子来到了罗定孤儿院,给孤儿送去了文具,并认定了部分孤儿进行资助;更有的家长带领孩子向汶川捐款,目的是教学生心怀感恩之心

  校长心声

  东华小学副校长黄楚强说,东华小学的感恩教育,目标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

  这些年来,社会风气显得很浮躁,而学校的办学方向就是教会学生做人,学会感恩,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对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充满了感恩。学校教给了学生感恩的情怀,培养一颗感恩的心,才不至于变得自私自利。

  东华小学校长万学军说,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始终重视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同时率先注重办学质量,以探索发展的空间,继而追求效率,以探索发展的速度,接下来着重道德教育,推崇温情办学。若从零星活动算起,东华小学开展感恩教育已9年,探索出了感恩教育的系统教育模式,是质量、效率和道德“三步一起走”的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

(摘自 新华网 日期:20111124)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