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制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行管理 >> 实验室安全制度 >> 正文

2 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

发布日期:2020-09-15    作者:     来源:     点击:

实验室事故应急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实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增强师生安全意识,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实验室师生的安全,促进实验室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应急组织机构

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长:姜怡邓

副组长:高源 马胜超

员:李桂忠 吴倩倩 杨晓明 于飞飞  李晓菡

二、领导小组职责

实验室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实验室中工作人员是事故处理的责任人,部门主管是事故处理的第一责任人。本部门全体人员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管理职责,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使用应急处理办法。

1.组织制定安全保障规章制度。

2.保证安全保障规章制度有效实施。

3.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三、注意事项

1.实验室安全事关每一个人,必须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2.实验室要常举办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实验室应急处理能力。

3.实验室人员应熟知本预案内容, 掌握安全应急处理办法。

四、实验室安全隐患分析

火灾

1.忘记关电源,致使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

2.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

3.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引起着火。

爆炸

1.爆炸性事故多发生于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违反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进而导致爆炸。

2.易燃易爆物品泄漏,在一定的空间内,遇火花而引起爆炸。

中毒

1.毒害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化学药品和剧毒物质的实验室以及具有毒气生成的实验室,违反操作规程,个人防护不到位,或将食物带进实验区,造成中毒。

2.设备设施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有毒物质泄漏或有毒气体排放,酿成中毒。

3.管理不善,造成有毒物品散落流失,引起环境污染。

4.废水排放管路受阻,造成有毒废水未经处理而流出,引起环境污染。

5.不按照要求处理实验“三废”,污染环境。

触电

1.违反安全用电规章制度,乱拉电线,湿手接触带电设备等。

2.因设备设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造成漏电触电。

3.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触电。

灼伤

1.皮肤直接接触强腐蚀性物质、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如:浓酸、浓碱、苯酚等引起的局部外伤。

2.在做实验过程中,没有根据实验要求做好个人防护,眼睛、鼻腔、口腔受刺激性气体薰染。

3.在紫外光下长时间用裸眼观察物体。

4.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违规操作,导致激光损伤眼睛,皮肤。

5.在处理具有刺激性的、恶臭的和有毒的化学药品时,没有在通风橱中进行,吸入了药品和溶剂蒸气。


潜在危害

1.一些生物试剂或化学药品对人体具有潜在的危害,比如致癌,影响生育等,个人防护不到位,接触到这些试剂时对人体产生危害。

2.微波炉等设施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辐射,对人体产生潜在的危害。

致病性微生物感染

1.从事致病性微生物实验过程中,违规操作,感染致病性微生物。

2.从事动物实验时,动物来源不明,未经检验,动物本身携带致病性微生物,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感染。

3.动物实验结束后,善后处理不当,导致处死的动物滋生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环境。

五、实验室安全应急措施

1.实验室一般性伤害的应急措施

实验室常用到玻璃仪器装置,如果操作不当往往会造成割伤;高温加热可能造成烫伤或烧伤;因接触各类化学药品容易造成化学灼伤;因操作不当可能会发生致病性微生物感染或激光辐射损伤等。所以,师生不仅应该按要求规范实验操作,还要掌握一般的应急救护方法。

实验室里设有常用的急救药剂和用品:

(1) 消毒剂:碘酒、75%卫生酒精棉球等。

(2) 外伤药:龙胆紫药水、消炎粉和止血粉。

(3) 烫份药:烫伤油膏、凡士林、玉树油、甘油等。

(4) 化学灼伤药:5%碳酸氢钠溶液、2%醋酸、l%硼酸、5%硫酸铜溶液、医用双氧水、三氯化铁酒精溶液及高锰酸钾晶体。

(5) 治疗用品:药棉、纱布、创可贴、绷带、胶带、剪刀、镊子等。

各种伤害的应急救护方法:

(1) 创伤。伤口不能用手抚摸,也不能用水冲洗。若伤口里有碎玻璃片,应先用消过毒的镊子取出来,在伤口上擦龙胆紫药水,消毒后用止血粉外敷,再用纱布包扎。伤口较大、流血较多时,可用纱布压住伤口止血,并立即送医务室或医院治疗。

(2) 烫伤或灼伤。烫伤后切勿用水冲洗,一般可在伤口处擦烫伤膏或用浓高锰酸钾溶液擦至皮肤变为棕色,再涂上凡士林或烫伤药膏。被磷灼伤后,可用1%硝酸银溶液,5%硫酸银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洗涤伤处,然后进行包扎,切勿用水冲洗;被沥青、煤焦油等有机物烫伤后,可用浸透二甲苯的棉花擦洗,再用羊脂涂敷。

(3) 受(强)碱腐蚀。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清洗,然后再用水冲洗。若碱溅入眼内,用硼酸溶液冲洗。

(4) 受(强)酸腐蚀。先用干净的毛巾擦净伤处,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饱和碳酸氢钠(NaHCO3)溶液(或稀氨水、肥皂水)冲洗,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甘油。若酸溅入眼中时,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严重者送医院治疗。

(5) 误吞毒物。常用的解毒方法是:给中毒者服催吐剂,如;肥皂水、芥末和水,或服鸡蛋白、牛奶和食物油等,以缓和刺激,随后用干净手指伸入喉部,引起呕吐。注意磷中毒的人不能喝牛奶,可用510毫升1%的硫酸铜溶液加入一杯温开水内服,引起呕吐,然后送医院治疗。

(6) 吸入毒气。中毒很轻时,通常只要把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松衣服(但要注意保温),使其安静休息,必要时给中毒者吸入氧气,但切勿随便使用人工呼吸。若吸入溴蒸气、氯气、氯化氢等,可吸入少量酒精和乙醚的混合物蒸气,使之解毒。吸入溴蒸气的,也可用嗅氨水的办法减缓症状。吸入少量硫化氢者,立即送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中毒较重的,应立即送到医院治疗。

7)未切断电源之前,切不可用手拉触电者,也不能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如果触电者在高处,则应先采取保护措施,再切断电源,以防触电者摔伤。然后将触电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若出现休克现象,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送医院治疗。

8)微生物沾染后的处理

①致病菌液洒在桌面,倾倒适量消毒剂于污染面,让其浸泡半小时后再进行清理。

②实验中涉及致病菌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若菌液洒在手上时,先用75%酒精或新洁尔灭擦洗,再用洗手液清洗。

③吸入病原菌菌液,应立即吐入容器内消毒,并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双氧水漱口,并根据菌种不同,服用抗菌药物等予以预防。

2.火灾控制与人员疏散应急预案

发生的火灾较小且可以控制时,现场人员应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火势,并立即向单位主管领导报告。若火情不能有效控制时,应马上向学校保卫处或拨打119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

1)应急疏散程序

在场的教师应根据起火的部位和疏散的路线,在疏散通道楼梯口布置好疏散引导员,引导人员疏散。

2)烧伤急救处理

烧伤发生时,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冲洗,或伤员自己浸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烧伤面积进一步扩大。

3.常见火灾和灭火应急方案:

实验室一旦发生了火灾切记不可惊慌失措,应保持镇静。首先应立即切断室内一切明火源和电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进行抢救和灭火。常用方法如下:

1)可燃液体着火:立即拿开着火区域内的一切可燃物质,关闭通风设施,若着火面积较小,可用抹布、湿布、铁片或沙土覆盖,隔绝,或立即用灭火器灭火。覆盖时动作要轻,避免碰坏或打翻盛装可燃溶剂的玻璃器皿,导致更多的溶剂流出而扩大着火面。

2)酒精及其它可溶于水的液体着火,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将衣物、桌布等用水浸湿,盖在着火处。或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实验室酒精灯熄灭不能用嘴吹,用灯帽盖灭即可。

3)汽油、乙醚、甲苯等有机溶剂着火,应用石棉布或灭火器扑灭,绝对不能用水。

4)金属钠着火,用砂土覆盖灭火,或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5)导线和电器外壳着火,不能用水及水基灭火器,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6)衣服烧着时切忌奔走,可用湿衣服、大衣等包裹身体或躺在地上滚动灭火。

7)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的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可采用水冷却法,但对资料、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灭火。

4.触电事故应急处理

发现触电事故的任何人员都要在第一时间抢救触电者,必要时要打120求援,同时向单位领导报告。

1)触电解脱方法

①切断电源。若一时无法切断电源,可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绝缘绳等绝缘材料解脱触电者。

②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身体裸露部位。尽量避免触电者解脱后摔倒受伤。

2)现场急救方法

① 触电者神智清醒,让其就地休息。

② 触电者呼吸、心跳尚存、神智不清,应仰卧,周围保持空气流通,注意保暖。

③ 触电者呼吸停止,则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用体外人工心脏挤压维持血液循环;若呼吸、心脏全停,则两种方法同时进行。

5.实验室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1)实验室爆炸发生时,实验室负责人或安全员在其认为安全的情况下必需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

2)所有人员应听从临时召集人的安排, 有组织地通过

安全出口或用其他方法迅速撤离爆炸现场。

3)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安排抢救工作和人员安置工作。



上一条:1 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下一条:3 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消防安全条例

关闭

Baidu
sogou